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公民會議/結論

淡水人需要怎樣的藝術文化 開放空間會議 — 形塑共同願景(2007.04.22)


A.組織整合—9
1. 先推舉公民小組主要號招人+各單位力量,號招當地地方團體進行聯盟合作。
2. 成立自發性團體,能注重公關角色,及依成員比例,組成財務委員會、規畫小組及志工。

B.資源普查—9
1. 請縣政府、鎮公所結合有利的民間團體,設立專案整合淡水的藝術資源且轉換成可運用之資產(係指藝文工作的普查與整理),可提供在地與全球化共享。

C.產業堆廣—4
1. 希望竹圍工作室及其他藝文團體能夠更加推廣,普及到藝術領域與產業,未來可提供民眾了解及使用。

D.—6
1. 創造一個淡水人關心參與的藝術文化生態環境,利用現成的社區發展協會,及各級學校的資源,並可推廣一個淡水人必修的「藝術學分」,且有適當的鼓勵來發展文化。

E.淡水藝術節—15
1. 成立淡水藝術節具有公信力的聯盟團體,舉辦淡水國際藝
術節。(結合現有相官基金會、委員會。
2. 希望能以「淡水印象」為主體,廣招對藝術有興趣的人及專業工作者辦理淡水國際藝術節,為期一個月(與端午詩人節同步),並結合捷運局發行悠遊卡,並請鎮公所徹底辦理清潔及綠美化工作。

F.組織推動—12
1. 整合資源並提供給藝文工作者,以型塑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淡水小鎮。找出現有文化特色並強化,可發展一條藝文動線(紅毛城→漁人碼頭)來發展藝文和經濟(產業)。公部門成立平台,彙集藝術家展演、政府提供資源補助藝文工作者。關於工作資訊,以中英日出版文字、圖片、網路,了解其風格。
2. 鼓勵藝術家在淡水發展及回饋,能舉辦藝術家的座談會交流溝通,聽聽他們的需求及願景,並創意在淡水居民生活發展與生態現況的統合圖,即藝術文化利用在綠生活地圖上。
3. 提升藝術工作者能見度,突顯當地文化。
¦ 提供當地文化能見度。例如人文精神、歷史古蹟。
¦ 淡水工作者地圖:
(1) 開放時間
(2) 資訊服務中心
(3) 文化藝術公車
(4) 同類型城市交流
(5) 建立藝術群影像
(6) 文化地圖
¦ 請鎮公所徹底清潔及綠美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