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公民會議/會議手冊(下)

六、淡水河口主要文化事件

若回顧淡水鎮近年來的文化活動,1993年「淡水社區工作室」協助地方舉辦「淡水文化市集」,以及「淡水文化基金會」 自1995年起,協助鎮公所、扶輪社及地方組織舉辦過許多活動,例如「淡水文化會議」、淡江中學內行之有年的「埔頂鐘聲」社區音樂會、老街再造相關活動,以及1998年起舉辦過三屆的「淡水文化五月節」,強化文化節慶與地方意識,以及傳統文化資產與現代生活的連結性。
如今淡水鎮上主要的文化節慶主要有兩大項,一為清水巖祖師廟的祭祀活動,每年農曆5月初6是清水祖師得道升天之日,淡水地區會舉行繞境大典,在地方上稱作「迎鬧熱」,是故每年5月初5端午節晚上,街道上就開始熱鬧非凡,「暗訪巡察」開始,初6正午則正式開始遶境祈福活動。2004年開始,清水巖祖師廟更將民俗與藝術結合,舉辦「淡水文化季」,有書畫展覽、藝術表演、傳統戲曲演出、親子戲偶DIY等各式活動。
另一項文化節慶為「淡水藝術節」,自2001年開始,由淡水鎮公所主辦,淡江大學文錙中心承辦,至今舉辦過四屆,內容包括音樂會、展覽、市集與藝術行動等等,舉辦地點包括老街、捷運站廣場、殼牌倉庫、文錙音樂廳、漁人碼頭等地。此外,漁人碼頭自2000年啟用至今,亦為各項戶外音樂會的最佳舉辦場地。



七、淡水河口藝遊網之建構

上述提及各式歷史資產整合、文化事件、藝術工作者網絡,若將各點置之一個大的時間與空間版圖中,透過一個整體的面貌,可反映出近年來淡水都市行動的特殊性,因此更支持了在地藝術網絡深耕的必要性,透過空間調查、資源整合、文化與歷史研究,建構淡水河口的藝術網絡,一個持續進行中的行動概念。

(一)淡水文化年曆
地方的文化資源除了先人留下的歷史痕跡與建築物之外,聚落的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生活活動與祭典儀式活動以及所賦予空間的象徵意涵,也能夠說明襲自先人生活經驗所凝聚而成的文化表現。
累積在都市空間中的文化活動是都市生活得以豐富多元的關鍵;就其內容來說,除了傳統的文化根基外,有些是要靠目前市鎮生活者依照其生活來創造與經營而形成。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城市缺乏常態性的文化活動,即使市鎮存留著許多歷史古蹟,也僅只是靜態的、死寂的磚瓦堆砌而已。
當我們要找尋能夠促動地方文化重生與凝聚地方意識的契機時,也就不能忽視地方原已存在的各種文化儀典活動。因為,就是在這些儀式活動中,人們再次地確認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與關係。

(二)淡水地區可供展演的文化設施
除了古蹟博物館以及淡水鎮公所相關館舍之外,淡水地區尚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設施,分述如下。
1、古蹟建築
目前淡水地區的古蹟建築,室內可供展演使用的空間不多,淡水在地的表演藝術團體「金枝演社」於2005年10月份於淡水滬尾砲台演出《祭特洛依》,將環境劇場與古蹟空間結合,引起廣泛的好評。


2、校園空間
(1)真理大學
大教堂落成於1997年11月,為紀念該校由淡專升為淡院,到今天成真理大學,而由最早的第一教室拆除沿山坡改建,由於四圍都是知名古蹟,設計風格考慮到與新舊相輝映,而榮獲86年最佳建築師獎。建築造型也突顥基督教教義,如重複使用尖拱造形,仿一般歌德式教堂扶壁向上層層退縮。東西兩側對稱尖塔,又有淡江八角塔的餘韻。尤以周圍配以迴郎繞成半戶外空間,除遮陽、擋雨、採光和疏散等功能外,也可眺望淡水河、觀音山之美景。禮拜堂有小二廳(大堂可容1200人),內設大小兩部管風琴,係從荷蘭特別訂製。
(2)淡江大學
文錙音樂廳為原本驚聲大樓演講廳,經審慎評估,重新改裝施工而成,於2002年11月落成。可容納252觀眾席,以校內使用為原則,包括音樂性相關教學、相關系所成果發表、學生社團活動,同時亦接受校內單位自辦或邀請校外機構參與之非營利音樂會。
(3)淡江高中
大禮拜堂大教堂竣工於1965年,當時是遠東最大的教堂。矗立於古老、綠意盎然的校園中即協調又醒目,也帶動了淡江中學濃厚的音樂和美術校風,也很清楚讓人明白這是一所教會學校。
(4)鄧公國小
鄧公國小校園內有戶外的表演台,並於2001年完成世紀樓的興建,提供球類、集會、表演等多功能的活動教育場地,表演活動可於5樓活動中心舉行。

3、民間社團與機構所提供
(1)國泰教育訓練中心
淡水教育中心創立於1970年 2月,有30年的培訓歷史,是國泰人壽的教育重鎮,負責內外勤員工年度在職教育訓練課程之規劃與執行,1999年10月霖澤B棟教學大樓落成後,佔地約10600坪,建坪約9800坪,硬體設施、軟體配備充實又完整,更能提昇學習的質與量。淡水教育中心以落實『打造全方位理財規劃師』為最高目標,規劃成財金學院、管理學院、資訊學院、行銷學院等四大學院、三十一項專題班,蓄積員工 的工作知識,突破極限,作為國泰人壽立足壽險業競爭的成功保證。
(2)富邦教育中心
1995年富邦集團為培育內部員工,及提供集團外企業、機關和團體一個優質的訓練場地,斥資2億餘元創建「富邦教育中心」,期能於遠離塵囂的環境中,使學員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為企業培育最佳的人才。教育中心以兩棟大樓為主體,建地坪數2,300餘坪。教學大樓設有交誼廳、辦公室,72人教室三間、45人教室一間、30人教室二間,以及可容納200人的大禮堂。

4、戶外廣場
捷運站前的廣場因為大量人潮之的匯集,形成了城市的邊界與將運輸系統兩者之間一個轉換的場所。在週末假日時常可見川流不息的觀光客快速通過捷運站廣場。若作為一個城市門戶的意義,交通的節點加速了流動空間的變革,卻也使車站廣場的風格趨於雷同,但其優勢也正是得天獨厚的河口自然景觀及觀音山美景。面對過多的街頭藝人成為如群聚的攤販,我們藉此審視:什麼是理想的淡水、理想的淡水文化特質?面對戶外公共空間各種意義的集結所產生的種種象徵,去分析各廣場、公共空間的藝文活動使用,將有助於之後的空間設計與文化政策的擬訂。

(三)淡水地域連結網絡
1、淡水社區大學相關課程
(1)淡水學學程、社區學程
透過社大體系,引導社大學員培養對自身生活空間的意識與認知,例如「優質導覽」、「社區地圖工作坊」與「快樂通學路」的課程計畫,培養社區的地方知識與自主性。
(2)創作工作坊
例如「植物染」、「攝影」、「傳統彩繪」、「木工」等地方傳統工藝的推廣與教授,活化傳統藝術與現代生活的連結。

2、「國民美術」系列課程
大家一起來畫畫,是淡水社區大學目前相當著重的一個理念,在劉秀美老師的指導下,架構起「國民美術班」系列的課程,旨在教導社會大眾以身邊的題材進行美術的創作與分享,而「竹圍媽媽教室」與「重建街國民美術班」即在這樣的理念下,化口號為行動,成為淡水地區相當知名的國民美術社群。
「竹圍媽媽教室」以一群關懷孩童的竹圍國小家長會的媽媽為為主要的參與民眾,在每週一次的聚會中,劉秀美老師會以媽媽們平常會接觸但卻不經意發覺的生活事件作為主要的題材,來進行討論與創作,讓媽媽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國民美術」的風潮,會持續吹襲下去,將藝術化做全民運動,形成一股強大的文化勢力。

3、「藝教於樂」---淡水地區美術教育資源網絡
此計畫企圖將淡水河口右岸創造為「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由藝術家們帶領學生進行環境的導讀與發現,讓學生能充分掌握其生活周邊資源,並協助其轉換為創意表現的基礎。「多學科」、「跨領域」、與學生的親身體驗絕對是成功營造此議題的必要挑戰。
在教學藝術家的邀請上,由於此議題設定不僅要激盪創作者(學生)本身私密的生活體驗,更要引導他們建立與他人、與環境的關係,因此我們在教師的選擇上不限於視覺藝術領域,更包含甫在竹圍落腳、擅長身體與聲音探索的「身聲演繹劇場」,還有社區內的文史工作者、社區營造師,甚至美術教師,以協助外來師資的順利介入。

4、淡水地區「永續校園」學習網絡
串連學校老師,將「永續校園」的學習網絡延伸至校園外,首先由作為基礎美術教育的學校機構為始,淡水國中小美術班為北台著名孕育未來藝術人才的學術單位,教學的內涵以淡水地區之環境與建築的寫生與設計創作為主,其可以藝術活動塑造出不同的淡水視野,綻放多采的生命力。

5、竹圍工作室與竹圍環境藝術節
竹圍工作室成立的宗旨乃是在於促進台灣新生代的藝術發展和拓展藝術欣賞人口,同時也希望能藉由邀請不同國籍的藝術創作者來此創作而達到文化觀點和創作意念的交流。
竹圍工作室離台北市中心大約25分鐘車程,但離捷運竹圍車站只有400公尺左右。除了藝術家工作室與展演的策劃之外,工作室並從文化政策研究、積極推動能促當代藝術公民體現的發展。1999年在文建會委託下,進行全球駐地藝術計畫研究,出版《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成為華語藝術家到世界各地進行駐地交流的重要指南。2000年更進一步推行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並與淡水文化基金會合作,於2002年發表《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至今仍為閒置空間經營者必參考的經典讀物。再者,竹圍工作室也積極推動“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概念,透過《竹圍環境藝術節》的策劃,以藝術為界面,帶領民眾重新認識周遭的生活空間。最後,經過多年的串連與對話,竹圍工作室也擔任許多國際網絡的重要樞紐,近年來更努力推動亞洲內部的相互結盟與交流,於去年促成“亞洲藝動網絡”的成立。今年發表的《描繪亞洲藝動能量版圖—藝術基地的合力效應》為第一個針對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的調查研究,已獲得亞洲區內的廣泛迴響。

6、淡江中學「馬偕紀念園區」
淡江中學創辦於西元1914年,原為台灣基督教會培養傳教人才的教會學校。學校內用中西混合樣式的建築物所建構而成的,非常有特色。校內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物,有馬偕墓園、校史館、八角塔、婦學堂、淡水女子學校等,每棟建築物都各有特色。

7、淡水重建街街道美術館
重建街街道美術館為社區居民主動發起的活動,在淡水社區大學與淡水社區工作室的協助下,將居民的理念付諸於行動。
在這充滿歷史與文化的街弄中,有著許多對於藝術熱愛的居民,有的喜歡攝影、有的喜歡畫畫、也有的喜歡音樂或文學。在大家一同的努力與奔走下,終於成功申請經費,以租賃的方式,將「淡水鎮重建街28號」經過輕度的修改,成為今日「街道美術館」的空間使用。

8、淡水社區工作室(淡江大學建築系)
淡水社區工作室是一個投身於社區建築的公益組織,旨在推動社區參與自身的環境設計,以建構新的生活文化,形成社區共同體意識,並落實草根民主。為目前淡水區活躍關注社區發展的一個單位。

9、雲門八里排練場
雲門舞集成立於1973年春天,林懷民以「雲門」作為舞團的名稱。這是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1988年12月「雲門」宣佈暫停;1991年舞團復出,並於八里由張敏峰先生根據專業規格建造 270 坪,挑高 7 米的「廠房」,以贊助價格租賃雲門當排練場使用。位於八里的排練場是是一處山林環抱、蟲鳴鳥叫的清幽之地,也是雲門舞集舞者排練,以及林懷民醞釀舞作的秘密基地。2006年8月5、6日,首次在平常鮮少開放參觀的八里排練場演出,呈現編舞奇才伍國柱的作品「斷章」。

10、其他社區組織、團體與機構
其他如台北藝術大學,則是台灣藝術教育發展的重鎮,也為培育藝術人才主要的發源地,因此以藝術大學的相關師資與學生資源,將可提升淡水區域藝術網路建構的強度。此外在第三節中提及的在地藝術工作者及團體,這些團體與機構也持續的舉辦多場的文化與藝術相關的活動,以增進居民的藝術氣息。


八、淡水河口藝遊網之潛力

在淡水因為捷運通車而成為休閒觀光可及性高的區域之後,我們可以觀察到,雖然便捷的交通帶來了眾多觀光的人潮,但相對於淡水的居住品質(特別是老街一帶)卻帶來了難以彌補的衝擊和破壞。弔詭的是,人潮並未帶來相對的經濟收益,真正地促成了淡水的經濟發展,反而帶來更多的垃圾、髒污的環境。根據估計,平均一人來到淡水休閒的觀光金額約150元新台幣,也就是說,除了小吃,淡水的文化產業並未發展及創造出足以使觀光客消費的誘因。

基於上述的淡水休閒觀光現況,在整合「淡水河口藝遊網」的相關建構計畫,也試圖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的開展策略。以藝術創新為媒介,希望藉此促成創意環境的開展,包括創意產業與城市之間的關係。雖然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正因為文化藝術是細水長流的,基於淡水原有的文化魅力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創意商品,才能逐漸掌握到淡水的文化面貌和創造吸引消費。「消費」的重點不只在於創造經濟產值,而是在於社區居民的身份認同建構之上,並能夠增加地方感的自信。消費不只是反應在純粹的購買行為上,同時也是品味、社會文化過程的象徵。需要理解淡水的人文精神特色,審視淡水獨特的文化魅力,並思索可再規劃利用、發展相關文化特色甚至文化創意產業。

淡水累積的人文觀察,有些已消逝,有些正在凋零,有些仍在街頭巷尾書寫著自己的故事。淡水吸引人的風情正在於其供人懷舊的情調、歷史氛圍。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發展地方產業觀光以成為區域復甦及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在經濟部商業司及相關政府部會所推動「文化產業化」與「城鄉新風貌」、「模範商圈規劃」等計畫,可以觀察到公部門文化政策對於「文化產業在地化」的重視。本計畫藉由淡水老街的歷史脈絡及其地方產業所形構之空間文化意涵,檢視地方的消費空間,並建構地方產業體驗空間的規劃因子及空間體驗的行銷策略。

淡水文化資源豐富,因此我們將提起以淡水文化與藝術之相關內容,辦理工作營隊,激起居民對於藝術活動的熱情與參與的力量,以做為未來自發性活動舉辦的啟動器。

除此之外,我們希冀能夠支援有關於淡水河口相關活動的舉辦,旨在鼓勵各個團體或個人,能利用淡水河口人文與自然資源,做為主題的活動型態,如:環境教育營隊、研習營、環境藝術節(埔頂)、環境劇場(滬尾砲台)等。

文化觀光的營造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教育、二是社區發展、三是文化特色。教育發展的部分,可藉由相關單位舉辦文化教育的研習(鎮公所、社區發展協會、文史協會及基金會等地方團體、大學相關單位);文化觀光導覽系統、路徑規劃;善用在地大學各方面資源。社區發展的部分,則可藉由社區發展協會、文史協會及基金會等地方區教育師帶領居民們親自參與社區改造計畫,讓居民更能夠認識自己的居住環境、歷史人文等社區資源,同時和其他與社區有關資料,編輯鄉土文化、民俗技藝社區公約的訂定守望相助並維護與發展空間。建構文化特色的部分,則可以考量淡水過去的漁業文化的再現;透過大型歷史、藝術、民俗節慶活動創造文化特殊性;以及藉由淡水名人、歌曲、文學、史蹟等獨特意象,全面調查及塑造其指標。


九、問題

(一)人才資源培育的不足
淡水有為數眾多的地方文史工作室、淡水社大、藝術工作者,但跨領域結合仍缺乏具體的操作機制,文化之發展首重在人才的培育及深根。因此,在現有的藝文人才調查資源的基礎之下,分析藝文人口之屬性、特色、區域分佈,並進行相關之對話與串連。

(二)文化供需關係統計資料不全
雖然淡水地區有豐富的文化特性,但目前自明性不足,如何將豐富的精神層面轉化為物質性的文化商品,尚須經過審慎的評估及研發。老街的風格形塑於十五年來在台灣蔚為風潮,但也有愈來愈趨於同一風格的問題,原本各地老街的獨特風情在重新規劃形塑之後,反而趨於雷同。藉由「淡水河口藝遊網」之調查建構,也可藉機統整文化供需之統計資料。

(三)市場開發機制不健全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發展地方產業觀光以成為區域復甦及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淡水雖然觀光客眾多,卻無益於增加淡水商業消費的收益,其原因在於沒有開發足夠創意及獨特性的文化商品吸引來訪者購買。

(四)文化特性之模糊
地方產業與一般產業最大的差異性即在於其擁有特殊的象徵價值及地理依存性,相對於傳統行銷注重產品的性能及利益,體驗行銷則將焦點放在顧客體驗上,提供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及關聯等不同體驗上的價值。
淡水除了像是招牌魚丸湯、阿給、鐵蛋、酸梅湯、蝦捲、魚酥、糕餅等遊客來到淡水每次必嚐的在地小吃,是否還有什麼可以開發為更深層體驗的文化感動?消費商機不應該只著重在硬體的空間營造上,除了塑造一個便捷的交通系統、舒適的公共空間,更應該具體建構「體驗」層次的策略 ,提供在地居民或來訪者淡水文化的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等三種體驗媒介,並發展地方文化活動類型及主題,形成地方文化獲物質形式的認同情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