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

公民會議/會議手冊(上)

在地人關心在地事---淡水人需要什麼藝術文化?

「淡水河口藝遊網」公民共識會議----議題手冊〈2007˙4〉
目錄

一、前言
二、核心議題
三、淡水河口藝術工作者調查與分析
四、淡水河口藝文生態之初步特色說明
五、藝文空間、設施資源調查與分析
六、淡水河口主要文化事件
七、淡水河口藝遊網之建構
八、淡水河口藝遊網之潛力
九、問題


一、前言

公民會議是藉由邀請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設定這個議題領域中他們想要探查的問題,然後在公開的論壇上,針對這些問題詢問專家,最後,他們在有一定知識訊息的基礎上,對爭議性的問題相互辯論並作成判斷,並將他們討論後的共識觀點或沒有共識部份也應列出,寫成正式報告,向社會大眾公佈,並供決策參考。

今年針對建構「淡水河口藝遊網」的議題,舉辦公民會議的討論。淡水除了其殖民歷史造就豐富的古蹟群及建築風格多元的歷史建物,特殊的山陵地形、夕陽美景,以及漁港產業,從古自今匯集了不少文人藝術家在此定居、創作。經過時間的累積及沈澱,淡水河口已在無形間匯聚了極大的藝術創作能量。據此,掌管淡水古蹟及藝文政策執行的淡水古蹟博物館,於近年有了整合「淡水河口藝遊網」的建構計畫。預計結合文化藝術及休閒文化的民間藝文節點,進而整合為空間分佈的網絡,更重要的是使每個單一的藝術創作能量,能藉由網絡的建構,促進跨領域對話平台的成立,使單獨的點能互相結合能量及資源,達到藝文交戎、人力資源分享、經濟生產、地域文化建構的系統,達到

在文學上,作家朱天文在《淡江記》中,以不同的篇章反映了其在淡水就讀的青年時期,所汲取到種種的文化養分和面臨70年代種種文化衝擊的年代。近期文學家舞鶴以長篇小說《舞鶴淡水》把淡水當作整個台灣的縮圖,尖銳的批判新、舊淡水之間的頡抗和矛盾,並將主題圍繞在淡水小鎮的變遷及人物的內在省思。

眾所皆知的雲門舞集於1991年由八里的張敏峰先生根據專業規格建造 270 坪,挑高 7 米的「廠房」,以贊助價格租賃雲門當排練場使用。2006年8月首次在平常鮮少開放參觀的八里排練場演出,呈現編舞奇才伍國柱的作品「斷章」。八里排練場是是一處山林環抱、蟲鳴鳥叫的清幽之地,也是雲門舞集舞者排練,以及林懷民醞釀舞作的秘密基地。

另外,在淡水居住的藝術家很多,畫家陳澄波自嘉義出生, 1935年間曾在淡水居住過一陣子,雖然去淡水看不到他居住的地方,但卻可以從他的繪畫中,看到當時淡水的梯田農家景致,以及交錯的山丘。《淡水中學》畫中幅度優雅的樹有著不同韻味,俯視角度由近拉高拉遠,有蜿蜒的韻律感,色調豐富。

淡水的美並不在於其古蹟眾多,或者僅止於淡水河畔的夕陽山色,而是前人留下來的生活風景,不只如此,未來還將有更多人加入,豐富這些動人的故事篇章。藉由「淡水河口藝遊網」公民會議的討論,希望在現有的藝文資源調查,以及公部門對於未來淡水河口的文化政策,作一個公開的對話與討論,傾聽廣納在地人的意見,並將彙整為正式的報告,做為未來文化政策擬訂的參考。


二、核心議題

(一)「淡水河口藝遊網」建構的定位與發展,如何能夠在觀光與文化資產的條件下,深化成為地域發展的內涵。

(二)相關政策如何回應與支持地域藝文發展的特色,以發揮政策支援的作用,共同打造一個具視野的地域特色經驗。

(三)衡量淡水地區的藝術與人文資源,提列可能發展的藝術展演與文化資產內容,進行永續營運之相關工作。



三、淡水河口藝術工作者調查與分析

淡水河口地區人文薈萃,許多藝術家因為淡水河口的山水景緻定居於此,淡水、八里的環境仍屬於都會型的生活空間,與台北市中心聯絡便利;三芝、石門、金山、萬里一帶則為靜謐的郊區。這些藝術家之中,頗負盛名的藝術工作者包括攝影師柯錫杰、文化評論家蔣勳,金枝演社、漢堂樂府、太古踏舞團等表演藝術團體的藝術總監皆居住於淡水河口一帶,另外如雲門舞集位於八里的舞蹈排練場,以及20年前張毅、楊惠姍、王俠軍等七位伙伴,選在淡水海邊設立琉璃工房。

三芝鄉目前已經有好幾間藝術家工作室,亦成為重要的地方特色與觀光資源。由幾位陶藝家聚集在「楓愛林山莊」開始,至今形成幾個群落,主要以手染布與陶藝為主。藍染工作者自行種植天然染料植物—「大青」,陶藝家需要相關的設備與空間,逐漸形塑出一種藝術創作與生活結合的生活方式,並且配合生態觀念的園區概念,在環境清幽的三芝鄉自成一局。



四、淡水河口藝文生態之初步特色說明

從上表可知,淡水河口之藝文生態具有多元異質元素,使淡水發展為「文化創意城市」已具有充足的文化資本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就目前已知的藝術網絡生態特色進行說明,具有以下幾點:

(一)群聚現象
淡水、八里、竹圍、三芝聚集了為數眾多的藝文工作者。1980年代,台灣陶藝發展快速飛躍,在留學歸國的陶藝工作者的帶動下,山林藝術村成為趨勢。由於燒窯容易製造空氣污染,且興建窯廠需要龐大空間,考量工作需求及成本,陶藝工作者只好往郊區發展,三芝因緊鄰最大的藝術市場──台北,遂成為諸多陶藝工作者首選。慢慢地,「三芝有山有海,房價便宜,工作、住家都適宜!」的消息,開始在藝術界流傳,於是畫畫的、雕刻的、越來越多藝術工作者選擇三芝落腳,在楓愛林山莊、芝柏山莊、及圓山頂形成聚落。據統計三芝的藝文工作者已居全台之冠。

位於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不僅是一個遺址博物館,同時更是淡水河左岸的生態博物館,整個理念以「水岸、社區、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計劃,規劃淡水河八里左岸,其中包括生態、人文、自然、史蹟及博物館等資源,與社區民眾共創八里左岸為淡水河海口魅力新風貌。

淡水的山光暮色,一直是許多文人畫家筆下的素材。陳橙波、陳敬輝、鄭世璠、李永沱、吳樹人、何肇衢、施並錫…..等,皆曾以淡水為題,畫下動人美景。而作家舞鶴、朱天文等人,亦曾寫下生活在淡水的文學篇章。

(二)多元交會
淡水河口網絡,聚集了雕塑、現代藝術、舞蹈、劇團、傳統工藝、植物染、國民美術…等藝術的多元媒材,因此有豐厚的文化資本。2006年的八里水岸藝術節秉持「以樂會友、城市交流」的傳統,有巴西的舞蹈、法國的Jazz、西洋的搖滾風與古典的巴洛克,還有台灣、日本等表演藝人,撞擊出燦爛的火花。

淡水的五月節每年農歷五月初六是淡水祖師公繞境大拜拜的日子,從五月初五晚上迎暗訪開始到初六黃昏,繞境的隊伍綿延整個小鎮,成為淡水地區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民俗慶典活動,從文化參與中,體認在地社區的真正文化特色所在,逐步提昇大家的文化視野,使它成為涵具淡水過去的眷懷與未來的展望之最重要藝文活動。

(三)跨界交流
強調在地文化特色的彰顯,同時也需要對外交流,並橫向連結,使網絡的建構能縱向深化,橫向擴展。去關照政治、社會生活更寬廣的脈絡紋理,才能比較接近跨界交流的理念。當藝術生產搬到工作室外,變成社區、社群或體制協商的過程,當它必須因應社會的力量結構,面對他人的需求,當它變成分工合作的過程,或必須仰賴其他領域專家的介入,這時候藝術就變成了一個更加開放的、流動的歷程。



五、藝文空間、設施資源調查與分析

(一)文化政策之藝文資源調查與分析
淡水地區的藝文施政,以台北縣政府文化局為主管單位,大致上可分為兩個系統,一為鎮公所體系,另一為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鎮公所為少數在早年即有能力自行辦理藝文活動的鄉鎮層級公家單位,而新成立的古蹟博物館,亦朝著區域網絡的概念進行藝文資源的連結與規劃,台北縣政府文化局目前在淡水鎮提出藝術造街的規劃構想,需納入更廣泛的視野,以達到文化與觀光面向的深度與廣度。結合各局處之文化政策,進行相關的對話及整合,將有助於結合資源,使淡水河口藝術網絡之規劃能在各局處最大的共識下,訂定與發展未來的藝文政策。以下就淡水鎮公所及淡水古蹟博物館的文化政策及相關文化設施等資源,提出說明。

1、淡水鎮公所
淡水鎮公所目前位於中正路上,所屬的鎮立圖書館包括文化大樓、竹圍分館、水碓分館以及中興閱覽室,「鎮民大學」藝文研習班由鎮立圖書館承辦,其中文化大樓內的演藝廳為淡水鎮目前唯一的公立展演空間,1995年配合文建會「充實鄉鎮展演設施計畫」經文建會、縣文化局補助及本所籌款,耗資新台幣二千多萬元,將原大禮堂重新整建,並於1999年重新啟用。以下《表三》為淡水鎮公所相關館所資源。

而關於淡水鎮公所現階段的施政計畫,主要包含三部分,分述如下:
(1)空間營造:
預計增設五處永久性的小型戶外展演空間,地點為和平公園、馬偕公園、公所後方停車場、馬偕銅像與農會等地進行規劃,由固定藝文團體認養該區,負責規劃及接受不同街頭藝人或藝術團體的申請,進行演出。

依據鎮公所的計畫,「馬偕藝術街坊」的執行範圍將選在淡水老街中正路後段的街區,也就是從馬偕雕像三角公園起,到淡水地政事務所旁的舊漁港邊止的帶狀範圍。鎮公所將重新美化老街街道,並將收回公有房舍規劃再利用,提供作為藝術家工作室。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兼具硬體和軟體的造街工程,未來將作為進駐藝術家展示、交流、販賣藝術品的地方。

在「馬偕之路」的舊教堂,將會開闢一條「藝術川堂」通往中正路,預計2007年底完成硬體整建。另外,現有位於中正路上的「中正市場」目前的空間使用已不敷所需,未來將在討論及規劃之後,改建為更符合觀光文化使用的空間,不排除規劃為綠地使用或改建為地下停車場、地上為旅客諮詢中心、紀念品販賣店等規劃之種種可能。

(2)軟體機制
鎮公所從去年補助中小學「駐校藝術家」,由學校邀請適合的藝術家至學校創作,鎮公所補助一個學校三個社團,賦予藝術家鐘點費,一案約4萬多元。而在圖書館的藝文中心,亦定期舉辦表演活動,回饋淡水鎮民。另外,每年淡水的「五月節」民俗文化節慶,鎮公所亦會出資補助清水祖師廟。

(3)文化事件
淡水鎮公所主辦的2006淡水鎮兒童藝術嘉年華活動,從去年底的12月27日展開,一直進行到12月30日,這項特別為淡水鎮內兒童、青少年策劃舉辦的活動,共分成三大活動項目,包括12月27日、28日、29日三天分別在鄧公國小、新興國小、淡水國小舉行的表演晚會; 12月30日週六上午的兒童園遊會展出許多小朋友的藝術作品,以及12月30日當天下午所舉行大型的踩街遊行活動。12月30日當天下午的兒童嘉年華踩街大遊行,由來自淡水鎮各國中小學每個學校分別選定主題組成化裝遊行隊伍,從捷運站中正路口進入淡水老街踩街遊行,有些扮演海底世界,有些扮演淡水農產特色等等,充分展現孩子的熱情與活力,也讓假日遊客絡繹不絕的老街,更加熱鬧非凡。

2007年淡水藝術節將著重在「藝術與生活的結合」,今年七月將舉辦「青年藝術節」,針對國內高中生徵件,以「淡水」為主題,共有13個學校參與。十月則將延續去年的「淡水兒童藝術嘉年華」,,並補助200萬經費。這些考慮不同參與對象的節慶活動,將藝術節帶入人群之中,並舉辦藝術論壇,為相關的藝遊網、藝術造街奠定論述基礎。


2、淡水古蹟博物館
2003年2月,在國家重要計畫的支持下,「淡水古蹟園區」成立,以園區的概念串連淡水地區的豐富歷史資產,主要負責經營淡水紅毛城、滬尾砲台以及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在不同殖民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地景架構中,承接起古蹟的保存維護與活化再生這項重大任務。儘管行政資源有限 ,園區人員除了維持營運、研究推廣之外,尚須擔綱起經營行銷與企畫策展的工作,進行出版計畫與孩童教學資源等製作,期待與在地的民間力量結合,打造一個具有文化深度的觀光重鎮。

目前淡水古蹟博物館的經營主體位於紅毛城園區內,以及滬尾砲台附近的一個暫時辦公室 ,但行政空間仍不足,缺乏行中心、資料室及館藏空間 。此外,淡水地區舉辦大型研討會時,亦缺乏適當的會議舉辦地點。

針對淡水古蹟博物館,台北縣政府文化局今年的施政目標為「淡水地區古蹟整合營運與管理:博物館營運管理;研究資料建置;圖書購置;各項活動、特展暨特殊節慶;全球資訊網站暨無障礙網站建置。」台北縣政府現擬於淡水鎮設置藝術街坊,深耕在地的文化藝術資源,整合區域觀光動線及特色,以突顯出淡水地區的豐富文化厚度,並作為文化產業深度經營的嘗試。未來文化局將轉型為文化觀光局,顯示出觀光勢必成為文化經營不可忽視的面向。1997年捷運線開通之後,觀光力量成為淡水地區最顯著的發展利基,2001年週休二日全面實施以來,每逢假日淡水便湧進大量的遊客,對於東亞地區、中國大陸的觀光客來說,淡水亦逐漸成為來台旅遊中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因此古蹟博物館的行銷對象,除了一般民眾、國內觀光團體之外,國際旅客亦是重點之一。除了老街、河岸、小吃之外,如何透過古蹟園區的概念引導遊客觀看淡水?或提供深度旅遊的體驗形式?這是未來的努力目標之一。以下為訪談張寶釧館長之未來淡水古蹟博物館之執行計畫:

(1)「淡水河口藝術網絡」建置計畫及串連機制
現階段的重心放在硬體及空間規劃設計的整合上。「河口藝遊網」的願景為打造一個美麗、藝術的城市,至於軟體的活動企畫、補助專案或者藝術教育的培育,皆非常重要,但是為遠程計畫,以現有的人力而言(淡水古蹟博物館編制內10人)還無法全面關照,故近期計畫先以硬體及空間的修繕及規劃為主。

從空間、人力串連,由公部門架構機制,串連整個區域中,實質空間的據點,建構此網絡,也可以讓業界瞭解淡水河口藝文工作者的分佈及屬性,藉此增加藝術工作者在經濟上的生存空間。另外,也可以促進一般民眾對這些藝文工作者的瞭解。

在空間的使用上,目前古蹟園區也正在清查及收回淡水地區閒置的公有建築及空間,包括縣府宿舍、古蹟、歷史建物及古蹟等等。未來將擬訂出租機制及評選辦法,秉持著「藝術網絡」的串連概念,以及將整個淡水地區視為一個大藝術村,藝術家們可以申請租借這些閒置空間作為工作室,同時未來也將在評選辦法中,訂定租借使用的藝術家如何藉由不同的藝術媒材及形式回饋社區的方式,使淡水的藝術、文化、生活能真實地交織在一起。

(2)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發展政策
目前已規劃沙崙地區將成立「琉璃文化園區」,將琉璃製作、琉璃文化、琉璃工作坊視為淡水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大重點目標。

另外,傳統工藝在淡水一直有其發展脈絡,也有國寶級的莊武男大師在此。去年執行的「淡水央廣第二分台閒置空間再利用規劃案」中,也將傳統工藝視為未來央廣空間發展的一大項目,內容包括植物染、建築彩繪、吹玻璃…等,皆考慮了淡水過去的文化、民俗、傳統,在此基礎之下訂定長足發展的目標,也以「淡水央廣第二分台」當作實務操作、研究調查及進一步發展觀光休閒的中心。

(3)淡水老街之藝術街坊的操作方式及預期效果
在中正路老街上的郵局對面,未來將成立「老街藝術工作坊」(名稱暫訂),約200坪,使用性質較接近「藝文沙龍」,可以供來訪的民眾有一個喝茶、駐足、聆聽講座、參加藝文展演的空間。目前已經委請成功大學的王明蘅教授進行規劃研究案。預計將以ROT的方式委外修繕及營運,並於年底之前完成硬體的修繕整建。

(4)未來對於淡水河口區域之藝文政策之討論平台
淡水古蹟博物館針對「淡水河口藝術網絡」議題的討論以及未來發展的模式,於今年一月組成「藝術諮詢委員會」,其性質比較接近顧問團,而非正式的組織,從今年一月開始召開,預計一個月召開一次,目前(4月之前)已經召開過兩次。委員的組成也集合了藝術文化、都市設計、建築、公部門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來討論淡水河口的網路、藝術街坊要如何定位及操作。

對話平台分為兩種,公部門的跨部會協調應組成一個正式的「跨部會臨時會議」,能比較正式地協調及整合空間、硬體的負責單位;「藝術諮詢委員會」不夠正式,只是用來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納為參考。而公部門與民間單位之間的對話平台,則可以用座談會或研討會的方式進行,廣集各方意見,再進行整合。「公民會議」的舉辦,促進專業者與民間的對話交流就是一例。

沒有留言: